最新动态
位置: 首页 最新动态

运河文化·活动回顾|2023年武清区图书馆积极开展大运河沿线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联展

时间:2023/12/20

根据北京市通州区图书馆诚邀大运河文化带沿线各公共图书馆开展地方文献联展工作的通知要求,武清区图书馆积极结合工作实际,于2023年10月中旬至11月底,积极参加大运河沿线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联展,举办线上+线下活动11场,吸引1万余人参与。

一、“书香运河”文献平台

在二楼借阅室设立展览平台,展出具有史料价值、艺术价值、文学价值等运河主题图书110 种,1200册。并配备导读宣传折页,方便读者了解和查询。此次展览,特别选取部分特色馆藏对读者展示,有很多本土作家所著文献如《大运河史话》《武清运河文化史料集粹》供读者阅览。此外还特别收录了《天津市档案馆藏运河档案汇编》(全62册)和《近代大运河史料丛编》(全50册)两套书籍文献。展现具有地方文化内涵的特色文献,展现当地风采,讲好运河故事。

 图片1.png

二、大运河专题特色图书资源线上推荐

利用武清区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平台,分别以“大运河:宝贵的遗产 流动的文化”和“千里长河:中国大运河史事知多少?”为主题,进行图书推荐。推荐相关图书包括《行走大运河》《大运河传》《“寻根大运河”活动纪实》《运河两岸有人家》等,通过详实的文字和丰富的照片资料,将大运河四千里长河上下,从人文风情到地理物候,从光风霁月到水木清华,生命的坚韧与欢悦,沿途所有的色彩、气息和生活情调渐渐展现。点击量共计364次,带领读者进行一场别开生面的运河文化阅读之旅。

 1.png

三、《中国运河三千年》——线上共读答题活动

2023年10月9日——10月15日开展的答题活动,通过阅读《中国运河三千年》第一章至第六章,分三期进行答题,纵观三千多年的中国运河史,让大家详细了解中国历史上先后开挖的上百条运河及曾经存在过的和至今尚存的运河。活动点击量398次,评选出前三名优秀读者。

2.png

四、2023年武清区图书馆“讲好武清故事 品读雍阳华章”醉美运河知识竞赛活动

本次知识竞赛于2023年11月6日上午,在图书馆一楼报告厅圆满举办,通过团队间的比拼角逐,以赛促学,激发大家学习运河文化的热情,增加团队凝聚力,“趣”知运河文化,“趣”做运河文化保护传承与利用宣传员,武清区图书馆以实际行动,深入挖掘大运河历史文化内涵,提升运河文化保护意识,扎实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工作走深走实。

图片4.png

五、2023年武清区“礼赞新雍阳 巧手绘潞河”小学生绘画赛优秀作品展

此次展览在一楼大厅举办,共展出2023年武清区“礼赞新雍阳 巧手绘潞河”小学生绘画比赛获奖作品60幅。小学生们用一双慧眼认识大运河,用画笔热爱大运河,用自己的自身行动保护大运河。积极引导更多的人共同关注、了解大运河,近距离感受运河精神文化。

图片5.png

六、2023年武清区小学生“雍阳上河图”长卷绘画展

此次展览在二楼展出,绘画长卷展示运河美景及商贸、旅游、文化、生态等丰富资源,聚焦运河沿岸人文根脉,诠释运河文化精神底蕴,呈现千年运河奔流不息,连接着武清过去、现在和未来,在新时代绽放出愈加璀璨的时代之美。

图片6.png

七、举办两场线上“潞河讲堂”大运河专题公益讲座

1、“潞河讲堂”线上公益讲座第九讲:大运河:中华大地上的无声史诗《“南船”与“北马”——漫说隋唐大运河的世界史意义》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张学锋讲述了“南船”与“北马”和隋唐运河的故事。大家扩大视野,清晰明了隋唐运河和京杭大运河,作为沟通“东南亚(海域世界)北部”与“内亚(草原世界)东部”之间的桥梁,贯通了海陆“丝绸之路”,促进中国内部交通的同时,将横断亚欧的南北海陆两大干线的东端贯通,这项具有世界史意义的伟大事业。

图片7.png 

2、“潞河讲堂”线上公益讲座第十讲 :大运河:流动的历史记忆《漕运改海运和捻军》

复旦大学陈硕副教授总结了经济与冲突的相关文献,发现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安定息息相关。他用数据分析了1826年京杭大运河的荒弃对于其沿途7省民乱爆发数目的影响,以检验经济波动与社会冲突之间的关系。在1826年之前,京杭大运河的运输功能极大带动了运河两岸的经济发展;而在1826年之后,其运输功能逐渐被海运取代,两岸地区的经济也因此受到冲击。通过沉浸式解读,让大家较为详尽的了解这段历史。

图片8.png

八、举办两场线下“潞河讲堂”大运河专题公益讲座

1、“潞河讲堂”公益讲座第二百五十八讲《大运河与武清》此次讲座于10月28日上午在图书馆一楼报告厅开展,吸引线上线下700名听众聆听。

此次讲座主讲人为天津广播电视大学武清分校教师,副教授郝连怀。郝老师讲解了武清北运河段的水文特征,漕运事业兴盛辉煌给武清带来的无限商机以及武清集市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清晰明了、疏密有度阐明了大运河漕运对武清经济发展影响,以及如何承载着武清经济命脉。

图片2.png

2、“潞河讲堂”公益讲座第二百六十二讲《大运河与武清(下)》

此次讲座于11月18日上午在图书馆一楼报告厅开展,吸引线上线下600余名听众聆听。

此次讲座主讲人为天津广播电视大学武清分校教师、副教授郝连怀。郝老师从戏班、戏楼、戏剧中心、展演盛况、戏曲精品大汇等方面的悠久历史进行回顾,展现大运河对武清各地戏曲文化的滋养。对武清运河戏剧文化特点成因进行剖析,阐明了戏剧的教化作用。戏剧在视觉观感上吸引观众,能激发他们强烈的情感共鸣,进而影响其思想观念,起到宣传、引导或教化作用。 此次讲座让大家了解到武清戏剧文化发展的来龙去脉,进一步认识到与大运河互相交融的武清文化根基,促进文化自觉。

图片9.png 

九、开展第五期 “书香运河故事会”

此次活动于2023年11月15日下午在大碱厂镇韩家庄村开展。天津教育学会会员、武清区文艺宣讲团成员李玉刚老师讲述《沧海桑田话运河》,李老师从京杭大运河的历史起源讲到北运河、筐儿港减河和青龙湾减河的发展脉络、走向。介绍了运河文化长廊御碑亭“导流济运”“导流还济运”2块石碑(仿),分别由康熙和乾隆皇帝御笔。李老师举例史料记载的“乾隆五十八年马嘎尔尼游历大运河”历史事件,将运河故事视角切入到“地方社会”,使用通俗易懂、幽默风趣的语言为村民们讲述这个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外国人游运河经过武清”的故事。此次运河故事会激励大家作为在运河边长大的运河人,要把握机遇,谨遵习总书记“要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给古老的大运河增添新光彩。

图片3.png

北运河是连接通武廊三地、文化蕴含丰富的河流,干流北起北京通州区,流经廊坊香河县、天津武清区等汇入海河。我馆积极参与此次以北运河文化为主题的联展活动,强化大运河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与利用,彰显大运河文化带文化特色,守住文化根脉,助推北运河文化旅游带建设,拓展北运河文化影响力。推动三地公共图书馆深度合作与资源共享,促进图书馆事业协同发展。


上一篇:喜报!武清区图书馆“体验服务 传递书香”志愿服务项目荣获天津市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铜奖
下一篇:阅读新体验——元宇宙文学互动体验之《红岩》

地址: 天津市武清区泉旺路52号(301700) 电话:022-22163388 传真:022-22163388 意见邮箱:wqlibjsb@126.com 监督举报电话:022-29342567

武清图书馆 2023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