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上午,武清文史学者王毅先生做客“潞河讲堂”,主讲《泉州、雍奴二县时代》(下),引领通武廊三地1200余名听众继续聆听武清古代县域故事。
王毅先生先从“后魏崛起 北方一统”社会大背景下着眼,以历史为纵横贯穿线,梳理西汉武帝至北魏太平真君年间,泉州、雍奴二县“双城并峙 治所遗存”县治变化。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分泉州都,这是天津地方见于文献记载最早的建制之所。北魏太武帝真君七年(446),泉州县并入雍奴县,县治在丘古庄。王先生从地理层面,通过原泉州县、雍奴县域内天津、河北等省市的几百处遗址的考古成果展示,详细说明泉州、雍奴二县统治的疆域,包括今武清、宝坻、北辰、宁河、东丽等天津市区,以及河北省的三河、大厂、香河等县,横跨天津、北京和河北三个省市。
此次讲座,王毅先生根据散见在古代典籍、地方志书中的资料及地图,并以出土实物作为佐证材料,用真实、客观、可信的历史叙述、考古成果、文物存证,完整梳理泉州、雍奴二县建立县制(郡制)、乡邑的发展脉络、所辖区域文化遗存的类型、及历史文化的主要构成等,充实区域文化内涵。重温武清辉煌历史,深化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性的认识。武清丰厚而多彩的地域文化,让人们引以为豪,激励大家把家国情怀转化到实际工作、生活中,以更好的精神状态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