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上午,天津市书协理事、市文联委员、中书协会员何俊田先生做客“潞河讲堂”,讲授《书法学习琐谈》,引领线上线下1700余名读者领略千年墨香,感受书法之美。
何先生围绕中国书法当下审美缺失现象、书法源流欣赏、书法文化担当与创作实践,从“毛笔字与书法”“成熟书体与变化中的书体”“继承与创新”“如何理解书法中的快与慢”“大写与小写”等十个方面,全方位解析书法的定义、体系脉络、不同书体结构章法的特点、书写法则等书法理论知识与技能,传递书法背后的东方文化内涵、礼仪规范、东方美与智慧。
在书写实践环节,何先生耐心地为大家做书写基本功示范,字字雄魂,功力深厚。他分解每个字的笔画,具体直观地展示汉字结构规律,非常明确地标示出每一笔画的长短、形态以及起笔、落笔具体位置,笔笔到位。揭示点画与点画之间、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的承接呼应关系,结构疏朗清秀,有神韵,用笔端庄有力,结体严谨自如,意态多方。并传授诸多书写技巧方法,如先选自己喜欢的帖、先写大字后写小字、先用熟纸(或半熟帛) 、先写一字一页后写“通临”、要下决心越过“越写越不像”之关等等。
何先生以《刘炳森选编勤礼碑字帖》和自己临摹创作的“临习遵墓志”、“临北魏崔敬邕墓志”书法作品为例,论述临摹与创作的关系,点明书法临习和创作的技法、技巧以及应注意的事项。
何俊田先生是一位集历史、文学、国画、书法于一身的极具文人情怀的著名艺术家。在这场既有高度、又有深度的书法艺术学习交流活动中,他尽显名家风范,带领大家用眼睛感受美,用练习探求美,用心领悟美,观赏创造美。进一步提升了广大书法爱好者的兴趣和自信心,避免创作中的一些歧途弯路,在理论和实践上具有极其鲜明的指导意义。也让大家透过古今书法家性格、趣味、学养、气质等精神因素,更加深刻感受书法的无穷魅力,激发大家热爱中国传统艺术、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情。
书协资深会员杨永春老师感受颇多:“何老的讲座言简意赅,深入浅出,演说与示范相结合。从先秦的大篆到秦的小篆及之后的汉隶,再到北碑、唐楷,引经据典,分门别类讲解十分透彻。笔法、结字、章法、字外功等一一作解,使人听后有了很多新的认知,对学习书法大有帮助。”
文字:杨树红
照片:樊华 隋洁
排版:陈浩
签发:王子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