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七月初七不仅是七夕节,也是传承了近两千年的民间传统“晒书节”。8月10日,武清区图书馆联合甘肃省静宁县图书馆、泾川县图书馆开展“中华传统晒书节”活动。此次活动得到市媒关注,《天津新闻》《都市报道60分》对此进行了宣传报道。
活动当天,三馆共展出200多册古籍,同时进行线上古籍展览互推,其中武清区图书馆展出馆藏古籍14种、129册,内容涵盖经、史、子、集各部类,吸引线上线下众多读者观赏、品读。
活动特邀管理学博士、国家图书馆副研究馆员马学良,做客武清区图书馆,作题为《中国古代的藏书与读书》的公益讲座。马学良老师带领读者以古籍为链接,跨越时空,寻踪历史人物的藏书、读书的故事,阐说古人的藏书观、读书观,让大家感受到了古代藏书、读书的无穷魅力和藏书精神,近距离欣赏古籍之美。讲座以直播形式,推送至静宁县图书馆、泾川县图书馆,吸引三地线上线下1500人观看。
(武清区图书馆)
(静宁县图书馆)
(泾川县图书馆)
古籍馆数据库平台也在三地图书馆同步上线,平台收录1949年以前传世的古籍文献资料,读者可以在线一站式全文检索。
为了更好地契合本次活动主题,武清区图书馆还为读者精心准备了“线装书制作”和“拓片制作”两项体验活动。读者在体验活动中,自己动手制作,更加深刻地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文化传承的责任感。
静宁县图书馆馆长薛丽在连线采访中说:“武清区图书馆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高层次的文化盛宴,优质的文化资源架起了两地读者学习交流的桥梁,对我们研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扬和传承拓宽了思路。”
泾川县图书馆读者郭文谈及参与活动感受时说:“我感觉像护书、晒书这些活动,真正地让我们在生活的点滴中,感受到了千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历史厚重感,让知识更加有温度。”
此次活动得到了三地读者的积极参与和喜爱,三地图书馆以古籍为媒,进一步深化东西部文化领域交流协作,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