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时间是宝贵的财富,它稍纵即逝,寸刻寸金。在古代,时间是怎样被记录的呢?为了让孩子们对时间有更深入的认识,武清图书馆在2024年1月24日下午两点在图书馆二楼活动室开展了“探寻中国古代计量发明”日晷手工制作活动。本次活动有30组亲子家庭参加。
首先志愿者老师带领孩子们了解日晷的构成和计时原理,让孩子们知道日晷是由晷针和晷面组成,利用太阳的投影方向来测定并划分时刻的。晷面上显示着刻度,均匀分布着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时辰。我们看到太阳由东向西移动,投在晷面上的晷针影子像现代钟表的指针一样慢慢移动,以此来显示时刻。
接着孩子们运用志愿者老师所讲的相关理论知识,开始跃跃欲试,制作简易日晷,小朋友和家长明确分工,井然有序,干劲十足,现场活动氛围十分热烈。通过制作晷盘、底座、晷针,最后将三者组装起来,一个精准且精致的日晷就完成啦!
完成手工后,有的孩子利用爸爸妈妈手机灯光记录观察日晷的影子指向,有的孩子说带着自己的日晷模型要找一个晴天在空旷的地方记录日晷的影子指向,验证时间的准确性。
在本次的活动中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感受到了日晷的妙用,充分体现了现代科技力量和古人智慧的碰撞。活动过程中,有位同学表示,“原来看似枯燥的日晷计量如此有趣,晦涩难懂的学科知识具象化,轻松学习了新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