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位置: 首页 最新动态

讲座回顾| 2023年武清区图书馆“潞河讲堂” 公益讲座第二百六十二讲圆满结束

时间:2023/11/20

2023年武清区图书馆“潞河讲堂”公益讲座第262讲《大运河与武清(下)》于11月18日上午在图书馆一楼报告厅开展,吸引线上线下600余名听众聆听。

图片7.png 

此次讲座主讲人为天津广播电视大学武清分校教师、副教授郝连怀。讲座开始,郝教授从大运河成为传播戏曲的重要通道入手,对武清戏剧进行深度挖掘和探访,从戏班、戏楼、戏剧中心、展演盛况、戏曲精品大汇等方面的悠久历史进行回顾,展现大运河对武清各地戏曲文化的滋养。如清末民初,有近百个剧团戏班子,活跃在武清各地,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大王古庄镇的大营村京戏班,大碱厂的评戏班,长屯京评梆戏班子,城关的“新武京戏团”较为活跃;有武清大碱厂药王庙对面、河西务老爷庙对面、城关城里娘娘庙土地庙、城隍庙等地五处戏楼;有颇具影响力的河西务、城关、王庆坨三个戏剧中心。四十年代初是河西务京剧团阵容最强、人气最盛的时期,曾到天津中国大戏院登台票戏。他们的演出有板有眼,颇具功底,而且风格清新,极富特色,饰演人物丰满真实,在天津梨园界轰动一时。

图片8.png 

讲座中,郝教授对武清运河戏剧文化特点成因进行剖析,阐明戏剧的教化作用。戏剧在视觉观感上吸引观众,能激发他们强烈的情感共鸣,进而影响其思想观念,起到宣传、引导或教化作用。而且戏剧中的人物形象活跃在百姓的生活中,《窦蛾冤》中的窦蛾,《白毛女》中的黄世仁等。此外以唱、念、做、打的综合表演为中心的戏剧形式,它把曲词、音乐、美术、表演的美熔铸为一体,达到和谐的统一,如虚拟性的关门、上马、坐船等一套固定的程式性动作。

图片9.png 

郝教授图文并茂、画龙点睛式的讲述武清戏剧,以史为根、以戏为韵,娓娓道来,突显运河戏曲传播的众多亮点,串联起大运河造就的武清戏剧争奇斗艳的画面,深入挖掘运河文化内涵, 让大家了解到武清戏剧文化发展的来龙去脉,进一步认识到与大运河互相交融的武清文化根基,促进文化自觉,加强文化传承,发挥运河文化优势,充分发掘利用好武清运河历史文化底蕴,促进武清运河文化生态发展带建设。


上一篇:“书香武清领读人”活动预告
下一篇:活动回顾|武清区图书馆“鸿蒙科普学堂”第六期之“我是小小科学家”基因科技体验活动

地址: 天津市武清区泉旺路52号(301700) 电话:022-22163388 传真:022-22163388 意见邮箱:wqlibjsb@126.com 监督举报电话:022-29342567

武清图书馆 2023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