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市委市政府“十项行动”方案和区委“3+1+1”工作思路,武清区图书馆将大运河代表性非遗项目与流动图书车服务紧密结合,讲好武清非遗故事,进一步弘扬民族传统文化。11月02日至11月15日,武清区图书馆流动书车“行走的图书馆”武清故事宣讲活动——第九期“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示——戏曲鞋靴手工制作技艺(市级)分别走进大王古镇、南蔡村镇、豆张庄镇、陈咀镇、东马圈镇、城关镇、梅厂镇共计8场,同时现场办理借读证共百余张,服务读者300余人,让更多人了解武清区非遗文化,助力文化强区建设。
戏靴是传统戏曲表演中人物穿着的各种靴鞋,是中国戏曲服装的重要组成部分。天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戏曲鞋靴手工制作技艺”,位于天津市武清区石各镇梁各庄村,该项目从清光绪年间流传至今。本期邀请到了第六代传承人赵凤彬,现年35岁,大学毕业后,受父亲的影响,自幼喜爱靴鞋,勤于动手,与父亲一起研究靴鞋制作,经过不断地努力创新,使靴鞋更加的漂亮结实,之后又创立了自己的品牌,“踏东来”戏曲鞋,深得广大戏曲爱好者的喜爱,得到了高度的评价和认可。现场赵老师重点介绍了戏剧靴子的制作工艺以及对于戏剧演员的重要性。通过赵老师的讲述,大家了解到美观舒适的戏靴都是根据演员自身脚型定制的,每件作品都具有“唯一”性,都要经过四十多道纯手工工序才能制作完成。让大家近距离接触戏剧靴子制作技艺,看着精美绝伦的戏剧靴子,现场观众不禁感叹传统技艺的精湛之美。
同时武清区图书馆流动图书车作为全民阅读的有效载体,有效延伸了图书馆的服务,不仅让图书馆丰富的图书资源得以有效利用,而且解决了基层群众“看书难”的问题,保障基层民众阅读的基本权利。图书馆精挑细选了党建类、医学类、种植类、养生类、文学类等书籍1000多册以及20多种报刊,把文化“送”到村民的身边。每天流动图书车刚到村里,就会吸引许多村民前来观看,看到车上琳琅满目的图书,大家脸上洋溢着喜悦之情。流动图书车的到来,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实现看书读报,受到大家的热烈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