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河讲堂”公益讲座第二百四十七讲《中西舞蹈的差异与融合》于2023年7月15日上午在图书馆一楼报告厅圆满结束。
此次讲座主讲人为北京舞蹈学院教授何群。何教授从中西历史文化背景、地理自然环境、民族特色、美学等多个角度,对中西方舞蹈起源、底蕴和发展做了系统性梳理,跨越时空,探究舞蹈艺术之根本。并选配中西舞蹈每个时代最具代表性的舞蹈作品,结合本人直观立体的舞蹈动作示范,从舞蹈动作、表现形式、服饰搭配、审美特征等角度比较中西方舞蹈文化的特点与意涵,生动形象展示中西方舞蹈在动作词汇、情感阐释、审美原则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及各自独具的特点及魅力。然后,何教授介绍了舞蹈的三个层次,由浅入深介绍了舞蹈如何从感性思维升华到理性思维,再从理性回归感性,带领大家进入一个感性与理性贯通的舞蹈世界,从中了解舞蹈文化更迭日新月异的变化及舞蹈的多元社会意义。
最后,何教授在世界范围视野下,以中国芭蕾史上的一座里程碑、艺术领域中中西文化成功融合的典范,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我国当代舞的重要美学基石《再见吧,妈妈》、中西方意识融会贯通的林怀民的系列代表作为例,反观和对照中国舞蹈的文化特质和发展特点,展现中国文化的包容性、消化力和内蕴的风骨,以及如何获得更灵活、丰富的创作手段和更广阔的空间的发展路径。
何教授以渊博的学识,丰富详尽的资料案例、生动形象的讲课方式,在厚实的理论支撑下,对中西方舞蹈审美文化进行清晰的梳理与探索,内容详实、声情并茂、极具感染力,表现出独特的研究视角与舞蹈审美观,各舞种分析比较精微细致,让大家用全新的视角审视舞蹈的内涵,感受舞蹈文化的魅力,对中西方舞蹈有全新的见解和更深的体会,在中西方舞蹈文化的比较中认识我国舞蹈的优势和魅力所在;也被中外舞蹈艺术家们对艺术苦苦的追求和对人类社会的责任感,寻溯远古,面向未来,生生不息,推动着世界文化的不断前进的精神深深震撼,鼓励大家一路前行;也让大家感受到舞蹈的魅力来自于文化的力量,表达民族精神,拓宽了大家的文化视野,增强了民族自信。
摄影:刘杼
编辑:杨树红
校对:王睿堃
审核:王子君